问答开示

南无持金刚海音如来释尊,在憍睒弥国建吒迦林时,该国之长者妙月,前来请问得财宝、除疾病之法。 释尊 告以曩昔很多劫前,曾遇持金刚海音如来,由彼如来处得 雨宝陀...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4 15:03:39
何谓禅定? 禅,为梵语dhya^na之音译;定,为梵语sama^dhi 之意译。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于不散乱之状态,梵汉并称作禅定。又色界之...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3 10:21:04
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积德,放生就是改变命运。 每年四月八日佛诞日举行放生会。但是关于放生的日子,就没有什么说法,只要你有心,天天都是放生日。但是放...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3 10:03:45
曾有人问,现在社会上有人提倡安乐死,也有国家允许安乐死,但是安乐死是否是在杀人或自杀呢?师父怎样看待这种方式? 本源法师说,安乐的反义就是痛苦,之所以...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2 10:40:53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2 10:35:24
人有没有来生?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哪有来生?这是迷的断灭见。 也有人说,人有来生,一颗种子种到泥土里,都会再开花结果,会有来生;人死以后...
点击阅读详情
2019-05-22 10:30:19
我们今天能够深信极乐世界,深信只要信愿持名就能往生净土,也是曾于佛法中种了很深的善根。我们见过好多老太太老菩萨们,临终的时候闻到了佛法,一念求生净土,所...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5 10:11:07
虽然世出世间凡所有相,都是因缘假合而成,当体即空,但是要想见到法身实相,离不开这些妄相。因为法身是无形无相,是不会自己显相的,它要是在这些妄相上显现。这...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5 10:07:35
我们凡夫,今天之所以贪嗔痴的习气这么重,之所以每天被各种的烦恼所缠缚,就是因为我们执着这个虚妄之相,执着这个相,这个虚妄之相为实有。我们执着我们这个色身...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5 10:05:25
众生都认为,成佛就是像释迦牟尼佛住世那样,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种种想法,一想成佛,就想起大雄宝殿里的释迦牟尼佛,觉得将来成佛...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5 10:01:41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前面须菩提问云何应住,佛简单地做了回答,做了开示,这句菩萨应如所教住,是对这一段回答开示的一个总结...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1 08:39:41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上面,佛教给发心的菩萨,应当不住相来行布施,但是又担心这些菩萨怀疑三轮体空,而行布...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1 08:38:04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如是,就是指上文,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指上文来说的,指这一句经文来说的。不...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21 08:36:09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这里的所谓一词,是承上文,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是接着这一句。菩萨行布施时,不应住的法是什...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8 09:58:18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复次,复是又的意思,次是次第。凡是经中用复次二字,都是和上文有一定的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关系...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8 09:57:05
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何以故,就是征问之词。佛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灭度无...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8 09:56:01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这个心量是特别大的,师父讲着讲着,汗毛直竖,汗毛直竖,心量太大了,这才是菩提心。...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5 11:23:28
我们今天学习的,我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其实也都是大乘佛法,最上一乘佛法,但是我们的发心是不是大乘心?如果你发了是为自己的家人平安,为自己的健康,或者是为...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5 11:22:14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前面请法,佛允许为他宣说,但是须菩提前面先问的,是如何安住真心,后问的是如何降...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5 11:21:00
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说:“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略有十种”这十种发起的因缘。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菩提心的发起,想发菩提心也...
点击阅读详情
2018-01-12 14:01:05
TOP10 热门佛学知识推荐

热门佛学知识排行榜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