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理
1.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禅道强调悟,全部成佛的法门都是开悟,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但“法”是不能明说的,由于“万法空相”,只要不执着于清晰的“相”才干...
点击阅读详情
2020-06-15 20:08:58
随缘而不能随意释教有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话,叫“随缘”。你托付他说什么话,他觉得能说,就说“我随缘”;你托付他做什么事,他觉得能做的,也说“我随缘”。随缘施舍...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25 10:10:50
梵学自汉朝传入我国,即有许多不同之派系,纷歧致之说法,为了消弭冲突、防止矛盾,我国梵学家即以判教办法,将各种说法融合消化。我国之派系有八宗、十宗、十三宗之...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20 10:31:46
人间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浅笑,吝于施舍,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人间事,能为的不...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18 09:48:01
古代的文人关于日子的了解往往要比常人更为深入,毕竟他们愈加感性,关于人的解读自然也就愈加深入,所以他们也会把这样的一种解读全部融入进自己的著作中,从而也就令...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11 11:10:14
所谓“三密用大”,指身、语、意三密之效果周遍于法界,赅遍国际万有。密宗以为,佛之三密不行思议,全部形色为佛之身密,全部音声为佛之语密,全部观想意念为佛之意密...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05 09:38:25
释教有一部很重要的禅修论著叫做《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该论解说说:苦,巴利语为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2-03 09:48:10
“禅”是从梵文的“禅那”这个词音翻译过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禅”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它的意思是“思修理”或“静虑”,归于菩萨行六度中的一度,指的是一种修行...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1-29 10:04:46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问了孔子一个很乖僻的问题:“教师,一个正人,假设咱们诓骗他:‘有人掉到井里啦!’他会立刻跳下井去救人吗?”孔子蹙眉答复说:“怎么会呢?...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1-26 09:04:50
六祖慧能所代表的南禅,在初唐形成到盛唐,是最我国化的佛教,也是我国后来最兴盛的禅宗,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曹溪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中所说,“凡言禅皆本曹溪”。...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1-19 10:00:47
传说开创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建议“渐悟”,“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1-13 10:25:58
禅,是一种根据“静”的行为,源于人类天性,是一种思维出才智的生活方法。俗话说:一花一国际,一草一菩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入静的方法,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佛性的...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1-05 10:57:28
揭弊而不能揭短社会上有许多弊案,政治上的弊案、公司里的弊案,甚至校园、家庭里都有弊案。任由弊案存在,漠不关心,这是没有善尽职守。有了弊端,咱们应该揭穿它,把...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0-30 09:48:56
人世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举手之劳,给人一点助缘,不肯去做,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给人一句好话、一个浅笑,吝于施舍,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人世事,能为的不...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0-25 10:17:39
又宗密自教禅共同之态度,而建议菩提达磨所传之禅为最上上禅,或称如来清净禅。但建议教外别传之禅门祖师认为称呼达磨所传之禅为如来禅并不恰当。盖自中唐以降,达磨...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0-18 09:49:25
梵语dhya^na,巴利语jha^na。又作禅那、驮衍那、持阿那。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全部诸恶)、积...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0-15 10:31:31
关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听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但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接触不到;悠远的总是最美,由于遥不行及,充溢幻想,却难以...
点击阅读详情
2019-10-11 09:53:24
TOP10 热门佛学知识推荐

热门佛学知识排行榜
联系我们
邮箱:admin@zhongfox.com
联系电话:0379-6112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