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经典故事包袱有多重?
作者:admin 丨 2021-07-14 22:00:53丨
来源:未知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包袱,轻重不同而已。重的包袱自然是重的,有时,轻的包袱也会感到重愈泰山。这与一个人的心里承重才干有关。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弟子一路上满腹牢骚,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断地请求师父找个当地歇息。镜虚禅师却说路途那么遥远,老是歇息,啥时分才干到达目的地呢?镜虚禅师依然精神饱满,径直向前走去。
有一日,师徒俩通过一座村庄,迎面遇到一位姿势漂亮的妇人,走在前面的师父不晓得跟那位妇人说了些啥,只见那女性突然大声尖叫。妇人的家人和街坊闻声出来一看,认为和尚轻浮妇人,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悍然不顾地向前奔逃,走在后面背着行李的学徒也疾速跟从师父往前飞奔。
跑过几条山路后,镜虚禅师见村人无法追上,就在一条幽静的山路旁边停了下来,回头看见学徒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问学徒道:方才背了那么多行李,跑了这么远的路,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古怪,方才奔跑的时分,一点都不觉得行李很重!
不觉得行李重,是因为心中有悍然不顾向前奔驶的方针。在人生的旅途上,假如对出路没有坚忍不拔的决心及方针,内心就生不起力气,无法担负繁重难关的应战。人因愿望而远大,菩萨更因大悲心生起大实力,能广度无边的众生,身心不觉疲累。
生命的行李沉重吗?只要你能当下承当,再沉重的生命包袱,也能够轻如鸿毛。
上一篇:心宽阳光也会灿烂...
下一篇:人生在世二十大难 闯...
佛学知识相关阅读
佛学知识最新文章
TOP10 热门佛学知识推荐

热门佛学知识排行榜
精彩佛学知识推荐
据《佛为老婆罗门说禅语》记载,其中有一个老婆罗门乞讨度日,后又被儿子接回家养孝的故事:一天,释迦牟尼到舍卫城去化缘,路遇一个年迈的婆罗门,也托着一只乞钵,撑着拐杖在挨家挨户地乞讨食物。 释迦牟尼见他衣衫褴褛,神情凄苦,便问道:“老人家,您这么大年龄,为什么不在家里按享清福安享清佛,却在街上向人乞讨呢?”
释尊亲自说要僧团尊敬的弟子是:优波离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又作优婆离、邬波离、忧波利。意译作近执、近取。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出身首陀罗种,为宫廷之理发师。佛陀成道第六年,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难等七人出家时,优波离亦随同出家。实为佛陀广开门户,四姓平等摄化之第一步。优波离精于戒律,修持严谨,誉为“持律第一”;后于第一次经典结集时,诵出律部。有关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缘,载于佛本行集经卷五十三至卷五十
善士问: 师父您好!不是念观世音名号可以离欲吗?可我怎么念没用呢?是我不够虔诚吗?弟子被欲所困二十多年,试了很多方法,没用,祈求师父开示,感恩师父!恒传法师答: 经言: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可是我们为什么念着不管用呢?重点是在于这颗心,佛法是心法,是修心,一切唯心造。 所以,对于你的问题
APP下载
联系我们
邮箱:hengxiuju@163.com
微信:hengxiu1